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道將圳—穿越歷史的古圳道

  • 發佈日期:2020-07-22
  • 上稿單位:西區公所

福民里道將圳01

     「將軍圳」於清康熙26年由施琅建造,因被洪水沖毀,地方仕紳出資重建,為感念施琅首建水圳之恩,遂命名為「將軍圳」。「道爺圳」於康熙34年興建,渠道範圍含原將軍圳系統,兩條圳道合而為一,故取名為「道將圳」。「道將圳」除供灌溉及防洪功能外,還是台灣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水圳之一,是城市光榮的象徵。

 

    「道將圳」水源來自八掌溪,1923 年因八掌溪彌陀寺旁之取水口水源不足,另增加八掌溪支流赤蘭溪導水路,由嘉義縣中埔鄉三界埔富成橋畔引赤蘭溪水,開鑿導水隧道與水圳注入八掌溪後再由渠首工引水入道將圳,主幹線及支線總長共約 230 公里,灌溉區域涵蓋嘉義縣市農田面積逾1300公頃,啟用迄今已 300 餘年。

 

    「道將圳」主幹線流經嘉義市區9個里,沿途經過嘉義大學新民校區、興嘉國小及民生國中三所學校,而為紓解國中小學學生通學品質及改善交通雍塞問題,市府先後搭建興嘉拱橋及民生道將橋,以維護莘莘學子通學的安全。

 

  「道將圳」沿岸綠意盎然,生態資源豐富,市府持續推動綠園道-「道將圳水環境改善計畫」,將兩側環境做整體性的改善及串聯,設置透水鋪面人行步道及低衝擊開發設施,將汙水截流分離淨化,改善水質,推動周邊工程,利用景觀亮點及休憩步道搭配水岸景觀,打造全新水環境,再現道將圳風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