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梅雨季來臨,提高警覺主動防災

  • 發佈日期:2025-06-14
  • 上稿單位:西區公所

01.汛期來臨 防汛準備不馬虎

    每年5月至6月間,臺灣進入梅雨季節,「梅雨」是指由鋒面系統滯留造成的連續性降雨現象,得名自於此期間為梅子成熟的時節。梅雨的雨勢時強時弱、時續時歇,期間可能持續數週,對臺灣的水資源補充雖有正面幫助,卻也常伴隨劇烈天氣及災害風險,例如山區豪雨引發土石流,面對梅雨季,防災準備不可少:

  • 事前準備:清理陽台與屋頂排水孔、檢查社區側溝是否通暢,居住在低窪或山區者應備妥沙包、防水擋板,並留意防災地圖與避難地點資訊,下載「中央氣象署」與「消防防災e點通」等APP,即時掌握氣象與災情警示。
  • 事中應變:密切注意天氣變化,遇警戒發布時勿前往山區、河川邊等危險地帶。行車應避開積水區域,遵從政府單位的疏散引導。雨勢劇烈時應避免出門,確保人身安全。
  • 事後處置:雨後應檢查家中電線與瓦斯是否受損,清理積水與淤泥,同時注意飲水安全與環境衛生,預防病媒蚊孳生與傳染病。

 

    區長柯國振表示,民眾應持續提升防災意識,平時即可準備緊急避難包,內含基本藥品、手電筒、行動電源、收音機、飲用水與糧食等用品,家庭成員間也應約定聯絡方式與避難集合地點,確保緊急情況下可迅速應變。

    面對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日益頻繁,梅雨季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。政府各級單位已持續強化災防應變機制,呼籲民眾共同提高警覺、做好防範準備,齊心打造更安全、更有韌性的生活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