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來臺灣新型態網路電信詐騙猖獗,為懲凶罰惡及有效防杜詐騙事件,行政院112年通過「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1.5 版」,並增修「打詐五法」(包括《中華民國刑法》、《人口販運防制法》、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、《洗錢防制法》、《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》修正草案),112年總計攔阻與圈存被害款項逾93億元、查獲1,909件犯罪集團、查扣不法利得近40億元,已初見打詐成效。另於113年通過「打詐新四法」,包括打詐專法《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》草案,以及配套3法(《科技偵查及保障法》草案)、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》與《洗錢防制法》2修正草案,以完善打詐防護網。
政府透過「識詐、堵詐、阻詐、懲詐」4大面向,透過公私協力,達成「減少接觸、減少誤信、減少損害」3減目標,全面降低詐騙受害事件。
一、識詐(教育宣導面):中央結合地方,公私協力合作,實施百工百業宣導措施,並將反詐騙觀念納入法治教育課程,建立防詐知能。
二、堵詐(電信網路面):推動數位信任科技,避免民眾被偽冒政府的簡訊詐騙;推動電商業者導入物流隱碼技術、加強資安,確保個資保護與可信任的購物環境。另要求電信業者攔阻偽冒我國號碼之國際詐騙來話,從源頭降低民眾受騙風險,同時對接聽國際來話前先撥放警示語音,提醒民眾提高警覺。此外,與 Meta公司建立「綠色通道」下架涉詐廣告,與LINE公司研議建置「紅色通道」下架涉詐帳號,也與Google公司建立打詐聯繫管道,加速冒名投資廣告下架,從源頭攔阻詐騙資訊流。
三、阻詐(贓款流向面):加強金融機構對客戶進行臨櫃關懷提問、強化申請約定轉帳防詐措施、漸進式納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業者、就源頭處理網路假投資廣告、遊戲點數防詐鎖卡及內控機制、第三方支付業者建立客戶審查機制,以及金融機構全臺宣導等,更有效攔阻非法詐欺金流。
四、懲詐(偵查打擊面):嚴懲詐欺犯罪部分,臺灣高等檢察署於112年5月3日成立「查緝詐欺及資通犯罪督導中心」,統合檢警調澈底瓦解詐欺犯罪組織。保護被害人部分,加強查扣犯罪所得、落實罪贓返還及強化犯罪被害人關懷,同時優化境內外虛擬通貨調取、凍結及查扣機制。
柯國振區長提醒,詐騙是讓最多國人受害的犯罪型態,打詐已列為治安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內政部為提升民眾識詐能力,特別製作「假好康 藏詐騙 165幫你追」、「加line投資 小心有詐 快打165」標語布語懸掛里辦公處及宗教團體;當遇到詐騙或懷疑遇到詐騙時,不要驚慌,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詢請求協助。